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6:30:25
家校同心筑桥梁 携手共育启新章|2025学年第一学期家委会工作会议圆满举行
教育,从来不是一座孤岛,而是一场家庭与学校双向奔赴的合奏。在这秋意渐浓的九月,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的会议室内暖意流动,一场充满信任与期待的家委会工作会议如期举行。校领导、各部门老师与新一届家委会成员齐聚一堂,聚焦学生,共话成长,共绘未来。
一、 心声共响:家长恳谈传信任,教育温度引共鸣
作为连任家委会成员,高丽丽女士的发言真挚而有力。她从生活保障、教学资源、教师奉献、家校配合四个维度,表达了家长群体对学校工作的深切认可。
“从住宿环境的贴心管理到食堂餐食的安心保障,从名师资源的倾力引入到教师团队的时时陪伴——我们看到的,不只是一所学校的规范,更是一种教育的温度。”她特别提到,在外部配餐问题频发的当下,学校自有食堂成为孩子们健康的“守护盾”,宿管老师对孩子们洗衣等生活琐事如家人般的照拂,尤令家长倍感安心。
二、 育见未来:特色活动塑菁英,后勤保障见真心
(1)菁英计划育潜能,多元平台绽光芒
德育办公室王瑛老师着重介绍了本学期学生培养的重点工作,特别提及学校特色活动——“菁英计划”。“菁英”意味着不断生长和发展的可能性。该计划以“生长”为核心,通过跨校课堂沉浸、课题式研学、创造性文学成果输出三大环节,推动学生从“被动参与”走向“主动建构”,从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,进而为学习提供强大的心理内核。 学校还通过博雅讲堂、四校区运动会、文化节、科技节、学科周、戏剧节、学生社团等多元活动,持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、锻炼能力的平台。
(2)三同餐饮显同心,校服一体承文脉
学校办公室陈野老师用“三同原则”概括了学校的餐饮理念:师生同地点、同窗口、同价格用餐。校长、老师们每日与学生共餐,已成为校园里最自然的风景。食堂四大窗口(自选餐、特色面点、炒饭粉、盖浇饭)持续优化,校服与复旦附中本部同标同质——这些选择背后,是学校对“品质教育”的坚持,也是对家校信任的珍视。
三、 理念共融:校长寄语明方向,家校合力护成长
高峰副校长的发言,将会议推向更深层的共识构建。他指出,家委会是家校之间的“润滑剂”与“共鸣箱”,既要传递学校理念,也要理性反馈家长诉求。面对教育中的个性化问题,他呼吁:“教育是专业的事,成长是长跑的过程。我们需要共同守护学生的自主性,而非仅满足个别短期需求。”
他特别强调,学校在餐饮、校服、“菁英计划”活动上的高品质,是对复旦附中文化的传承,也是对“高标准育人教育”的实践。“我们期待家委会成为真正的‘教育合伙人’,而非旁观者或指挥者。”
四、 行动共进:三项成果落实地,透明体验筑信任
本次会议形成了三项关键成果:推选高丽丽女士为校级家委会主任,凝聚家校合力;成立“校园膳食监督委员会”,邀请家长深度参与食堂管理;实地参观食堂与宿舍,透明化展示餐饮制作流程与住宿环境。
家长们走进后厨,见证食材从清洗到烹饪的规范流程;步入宿舍,感受生活指导老师与宿管老师的细致照料。“看得见的管理,摸得着的安心”,一位家长在参观后感慨道。
结语:同心同行绘愿景,共护花开待春来
会议虽已落幕,合作刚刚启程。每一次坦诚的沟通,每一份理性的建议,都是家校之间最坚实的桥梁。我们相信,当学校倾力耕耘,家长真心托付,孩子们必将在这片沃土上,长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。
未来,让我们继续同心同向,共护花开。
撰稿|王瑛 邰明
图片|邰明 王瑛